美国研究发现针对恶性疟原虫的新抗体 开辟防治新途径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新型抗体,这些抗体针对的是疟原虫的一个未曾探索过的区域,为创新性预防策略铺平了道路。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强调了这些抗体在抗击疟疾方面的前景。

美国研究发现针对恶性疟原虫的新抗体

新发现的抗体中,最有效的抗体在动物模型中对疟原虫具有保护作用。它们能够与目前疟疾疫苗未针对的寄生虫区域结合,为防治这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疟疾由疟原虫寄生虫引起,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传播,仍然是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胁。2023年,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估计有2.63亿病例,59.7万人死亡。在引起疟疾的五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在非洲国家最为常见,那里的幼儿占疟疾死亡的大多数。安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减轻这一疾病造成的巨大负担至关重要。

近年来,人们开发出了新的疟疾干预措施,包括目前正在疟疾流行地区为幼儿推广的疫苗。抗疟疾单克隆抗体(mAbs)是另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工具,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已证明其对成人和儿童感染恶性疟原虫安全有效。

在疟疾流行地区的试验中评估的抗疟疾 mAbs 针对的是恶性疟原虫孢子虫——由蚊子传播给人的寄生虫的生命阶段。这些 mAbs 与孢子虫结合并中和孢子虫,从而阻止孢子虫感染肝脏,否则它们会在肝脏中发育成血液期寄生虫,感染血细胞并导致疾病和死亡。

迄今为止,在人体中测试的最有希望的抗疟疾 mAbs 能与孢子虫表面的一种称为环孢子虫蛋白 (PfCSP) 的蛋白质结合,其位置靠近或包含称为中心重复区的氨基酸重复。PfCSP 的这一部分也包含在现有的两种疟疾疫苗中。研究人员旨在找到针对孢子虫表面新位点的 mAbs。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科学家的领导下,研究小组采用了一种新方法来寻找孢子虫表面抗体结合的新部位或表位。他们分离出了针对整个孢子虫而不是寄生虫特定部位产生的人类 mAbs,然后测试了这些 mAbs 是否能在疟疾小鼠模型中中和孢子虫。结果发现,一种名为MAD21-101的mAb最有效,能保护小鼠免受恶性疟原虫感染。

这种新型 mAb 与 PfCSP 上中央重复区以外的一个表位结合,该表位在不同的恶性疟原虫菌株之间是保守的或相似的。这个名为pGlu-CSP的表位只有在孢子虫发育的特定步骤后才会暴露出来,但在孢子虫表面可以被广泛接触到。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如果将pGlu-CSP用于疫苗,它将能有效激发保护性免疫反应。

由于pGlu-CSP不包含在目前使用的疟疾疫苗中,因此如果疫苗和mAbs同时使用,靶向这一表位的mAbs不太可能干扰这些疫苗的疗效。这可能会带来优势,因为这种新型抗体可能适用于尚未接种过疟疾疫苗但将来可能会接种的高危婴儿的疟疾预防。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未来的疟疾预防策略提供依据,并可能促进新型抗体和疫苗的开发。科学家们还指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检验新发现的抗体类别和表位的活性和有效性。除疟疾外,这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还有助于开发新一代针对其他病原体的对策。